姜舒月沈望小说最后结局 姜舒月沈望完结版免费阅读
姜舒月沈望是作者小说家热门小说里面的主角。书中情节起起落落,扣人心弦,是一部非常好看的重生小说。咱们接着往下看我刚诊出喜脉,夫君沈望在剿匪时被刺杀身亡的消息就传回了京城。为了保住沈家唯一的血脉,我为他守节,终身没有改嫁,用尽心血操持着偌大一个侯府。直到婆母去世那天,沈望带着外室和孩子回来了,说要继承爵位。外室一脸得意:“你为夫君操持侯府多年也算有功,便允你为婆母殉葬吧。”“以后侯府是我的,世子之位是我儿子的,你放心去吧,我会为你儿子寻个好去处的。”我这才知道,原来,沈望根本没死,他假死只是为了和心上人长相厮守。替他守节十几年的我,成了天大的笑话。我被人押在婆母灵前撞棺而死,而我的儿子则被卖到了最苦寒的盐场,折磨一生。再睁眼,我重生回了沈望死讯传来的那日。这一次,我要办一场最豪华的葬礼,送他彻底入土!

《重生后我替假死夫君风光大葬》 第5章 免费试读
沈望的葬礼结束后,京城对定国侯府的讨论达到了顶峰。没有人怀疑沈望的死,因为那场由皇帝亲赐的国葬,已经彻底将他钉在了“忠烈”的丰碑之上。
而我,姜舒月,也成了京城里“贤德守节”的典范。
我生下了儿子沈毅。他聪明伶俐,品貌出众,一出生就带着“忠烈侯遗孤”的光环。皇帝亲自赐名,并给予了世袭罔替的承诺,让沈毅小小年纪,便成了京城勋贵圈中,前途最光明的嫡长孙。
我的十年,没有像前世那样,在操持侯府庶务的劳累中耗尽心血,而是将所有精力,投入到了两个目标上:培养儿子和构筑壁垒。
我没有动用沈望留下的任何私产,因为那些私产在国葬时就全部被折算成了债务。我每年做的事情,就是不断以“忠烈侯遗孀”的名义,“烧钱”。
在沈望下葬的忠烈山,我奏请皇帝,修建了一座恢弘的“忠烈祠”。
“夫君为国尽忠,尸骨安眠于此。臣妇日日思念,愿将侯府每年的大部分盈余,都用于修缮和供奉忠烈祠,告慰夫君英魂。”我对着前来探望的太后,泣不成声。
太后大为感动,对我赏赐不断,并亲自提笔,为忠烈祠写下“英烈千秋”四个大字。
有了太后的支持,忠烈祠的修建,成了一个无底洞。
我将侯府每年本应有的收入,全部以“修缮”的名义,投入进去。
第一年: “祠堂地基不稳,需用上等青石重新铺设。”耗费白银五千两。
第三年: “为使将士英魂安宁,特请能工巧匠,铸造九十九座纯铜香炉。”耗费白银八千两。
第五年: “忠烈祠受雨水侵蚀,需用皇家贡品琉璃瓦重修殿顶。”耗费白银一万两。
在京城百姓眼中,我姜舒月是心系亡夫,大义凛然的典范。可实际上,每一两银子,都成了侯府的**“空账”**。
我将侯府账本,做得金玉其外,败絮其中。账面上,侯府收入全数投入了“忠烈侯的哀荣”,看似清白无私,实则早已资不抵债。
我甚至以侯府的名义,将所有能动的铺子、庄子,都抵押给了我娘家姜府,换取资金继续修缮忠烈祠,并留下了厚厚的借据。
我要让沈望回来时发现,他留下的,不是能让他东山再起的财富,而是比海还深的巨额债务。
沈毅是我的命脉,也是我复仇的重要棋子。
前世,他被我教养得温润有余,却锋芒不足,才会被柳玉瑶的儿子轻易取代,最终惨死盐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