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经典哲理故事分享
关于经典哲理故事分享
人来到这世界后,命运注定了他必须要拼搏,奋斗,坚持,勇敢地走下去,走出属于自己的世界。关于一些经典的哲理故事需要明白。下面是小光头诗集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关于经典哲理故事分享,希望大家喜欢。
关于经典哲理故事分享篇一聪明人和笨人只有一点区别:聪明的人能自悟,觉得哪里说得不对做得不对,可以及时调整;而笨人呢,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哪里不对,周围的人一般又不会提醒,也就会一直错下去,有时,都活成一则笑话了,自己还浑然不觉。
一个正常的人,随着年龄的增长,会慢慢地明白自己有不完美,会慢慢地知道自己有哪些缺点,也会慢慢地接受自己的不完美,说到底,这其实是一个自悟的过程。年纪大而不自悟,往往就会让人十分讨厌,这种讨厌,其实是对笨的讨厌。
世间也有特别聪明的人,能机敏地察觉到别人喜欢什么样的言行,时时据此作出调整,并因此而洋洋得意:看我,做得多么好。然而,这种没有什么诚意的聪明,并不会让他人感觉有多么舒服,反而会因此让人心生戒备:这人那么精,咱们可别上了当。
把握好分寸是关键,做人要有一点聪明劲儿,却又忌于过度聪明。
一句话,每个人都需要有必要的智商用以自悟,却并不需要过多的聪明用来炫技。一个人要经过多少修炼才能进退有度举止得体啊。
可是人活一辈子,所修炼的不也正是这几个字吗?
关于经典哲理故事分享篇二年轻的时候受苦是福气,年老的时候受苦是悲剧。
年轻人身体好,不怎么生病,也不怕累,恢复又快,感冒发烧,扛一下就过去了。如果等到六十岁了,还没个吃饭睡觉的地儿,贫病交加,那才是真痛苦。年轻时看病排队,这算什么苦啊?一边排队一边观察社会,没准儿还能写个小说;等到七十岁了站那排队拿药,哆哆嗦嗦地被人吆喝来吆喝去,心里就会觉得特别凄惨。
拿挣钱来说,不要看到社会上有些通过非正常手段牟利快的现象,就跟着模仿。选择不合理的捷径,还是选择踏踏实实地做,这两种人生轨迹的区别,就像小姐和良家妇女的福利曲线一样。
小姐十六岁出道,十八岁达到收入峰值往后遇到扫黄了,收入就平着走;后来贫病交加,也没法儿建立家庭,只能凄凄惨惨地过完后半辈子。而良家妇女,二十二岁本科毕业工作,月薪两千块钱。二十四五岁研究生毕业月薪可能到四五千块钱。再找老公、还房贷、养孩子,这段时间有可能入不敷出。但扛到四十多岁,小孩上大学了,老公也熬出头了,自己一个月也能稳定地赚不少钱,退休后还有各种福利。幸福指数在五十多岁达到峰值。
要是让你选择的话,你是愿意年轻时吃苦、老的时候享福,还是像小姐一样,年轻时轻轻松松过上奢侈生活,晚年却过得乱七八糟?
不少人羡慕明星,觉得明星过得很光彩,其实明星可能不如我们普通人过得好。
如果一个明星十多岁出道,二十多岁开始火,能火十几年就不错了。这十几年,假定他能挣几千万。算他后面还要生活四十年,换作一般人这几千万还可能够花,但明星的生活习惯不一样,要他们一下子放弃名牌包包、豪车华服,去过普通人粗茶淡饭的日子,那多半是不可能的。
很多过气的香港明星甚至要沦落到讨饭、靠朋友接济的地步。他们早就把年轻时赚的钱挥霍光了,又不能接受现实,像普通人一样去工作、生活。有些人不甘如此,于是复出,大部分是没办法再火起来的,就又从娱乐圈消失了。
实际上,很多明星是先极乐、后极苦,这是最难受的。而我们老百姓,一点一点熬,先受点苦,再慢慢享受,过得平淡点儿也没什么不好。
所以,人在年轻的时候还是应该主动去奋斗,适当地受点折磨,经历的痛苦越多,就会变得越成熟。有的人无罪被抓坐牢,知道了什么叫是非;有的人离异无子女,知道了什么是爱恨;有的人被误诊为癌症,明白了生死的含义;有的人被疑患有SARS,知道什么是人心不古、世态炎凉。
年轻人二十岁觉得困惑、三十岁有点小迷茫都可以理解,人必须要有特别的经历才能明白道理,再碰到大喜大悲的事情时,才不紧张,才可以从容淡定地化解它。现实生活中经历再多的挫折也不要放弃,要把困难当营养。
关于经典哲理故事分享篇三早年间,美国有家电视台,播出了个很轰动的节目。
主持人请一位极有声望的心灵导师出场。
导师向观众展示一只有许多小抽屉的木箱,把木箱留给主持人,然后转过身背对观众。他要表演的是:透视你的心。
第一个上来的是位家庭主妇,心灵学导师并不回头,说:请主持人拉开木箱上标号为6的小抽屉,取出里边的信封,交给这位观众。
主妇打开信封,看了一眼,顿时泪如雨下,说:导师,你看到了我的心里,看到了我这些年的辛酸心路。你一定是上帝派来的,我的心事从未对任何人说过,可是你却早已写好,放在抽屉里等待我。
下一位上场的,是位工程师。
心灵导师说:请打开标号为12的小抽屉……
工程师取出里边的信,看了一眼,顿时惊呼起来:这简直太神了,我心中最隐秘的事情,从未告诉任何人,可是你知道。
第三位上台的,是个小学教师。这一次,打开的是标号为7的小抽屉。
教师也惊呼起来:不可思议,你预知了我从未对人说起过的心事。
台下观众惊疑不定,纷纷举手要求上台。但无论谁上来,必有一只抽屉里装有一封写给TA的信。看到这封信的人,或是失声尖叫,或是失态号啕。
主持人请所有拿到信封的观众上台,按次序站好。
先请第一位观众取出她的信封,念给大家听。
家庭主妇边抹眼泪边念:
——你不是没有考虑过摆脱眼下的一切,但你狠不下心来。善良已经成为你的软肋,让你屡遭欺骗。你知道这对你来说太不公道,只是为了你的至亲所爱,你选择了隐忍。但你的心越来越失望。他们已经习惯于把你的大度与包容,视为软弱可欺。改变?在这个过程中有可能带来的任何伤害,都是你无法接受的。委屈与无奈,你已经默默承受至今。
家庭主妇念完,主持人请工程师念出他的信。
他一开口,台下的观众顿时骚乱起来。工程师念的竟然和家庭主妇的每个字儿都一样。原来,在心灵导师的箱子里,每只抽屉里的信,都是一样的。
这时候,主持人才说出真相。
这位所谓的心灵导师,其实是一位心理学家,他在研究人类社会共同的情绪与情感。
——多数人都认为自己是善良的,并因为太善良而屡屡吃亏受骗。
——多数人都认为,自己遭受到了不公正甚至极不公正的对待。
——多数人都认为,自己应该得到更多。
——多数人都认为,自己为了家庭友人,付出了极大代价。
这个节目确实也揭破了现代社会的共同情绪:委屈。每个人,都活得倍感委屈。但是不是说你不委屈。只不过,你所表达出来的委屈情绪,与你真实的际遇根本不成比例。
简单说:你的委屈,就是个……自我的心理幻象。
人和人区别不大,智商相差无几。但每个人的思维模式,却完全不同。至少有两种思维,让人分别成为进取者与委屈者或抱怨者。
进取者有自己的人生目标,认为要达成个人的奋斗目标,就必须从现实生活中,一步一步地走过去。
委屈者也有自己的人生目标,但他们拒不认同现实工作或生活。他们把生活中的一切常态,视为对自己的迫害,看什么都不顺眼。
面对工作问题时,进取者会很亢奋,因为这是他显露本事的时候,他就是靠这个和社会交换获得生存资源。而对于委屈者来说,这一切都意味着对他的伤害,是别人故意难为他,陷害他。双方对问题的定义不同,看待工作生活的态度不同。你接受现实,就会心态平和。你不接受,自然就倍感委屈。由此,我们就获得了几个或有益于我们的观点:
第一,接受现实的不完美。正是因为不完美,你的存在才有价值。
第二,接受人性的不完美。人性有光明也有黑暗,你做了善良的事,才勉强算是个做善事的人,而只有时刻保持对暗黑的警觉,才会避免沦为坏人。
第三,这世上,委屈的人比比皆是,千万别成为占便宜少了嫌吃亏的类型。
我们面对的是同一个现实,有人看到的是机会,有人看到的却是障碍,这种思维的差别,将彼此人生拉开了鸿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