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光头诗集

关于泰山的民间传说

时间: 2024-03-13 10:37:02 

关于泰山的民间传说

泰山是一座名山,不仅以其雄伟壮美的自然景色闻名,而且以其灿烂的丰富的历史文化著称于世,被命名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,关于泰山的民间传说相信大家都听过,以下是小光头诗集小编为你整理的关于泰山的民间传说,欢迎大家阅读。

关于泰山的民间传说篇一

相传,很早很早以前,泰山扇子崖附近住着一对姓单的夫妻,他们的年过半百,膝下无子,两人相依为命,靠种山上几亩薄地维持生活,日子虽过得清苦,却也算安稳。人老了,七病八灾的就来了,有一年,单老汉的妻子得了一场重病,经过千方百计地救治,虽然保住了性命,却欠下了山下米财主的五两银子。那一年到头,老天几乎滴雨未下,地里的庄稼基本上颗粒未收,到了年底,米财主派人来催债,单老汉连饭都吃不上,哪里还有钱还债。单老汉来到米财主家,把他的难处向米财主说了一遍。米财主说如果明年还的话,连本加利要还二十两,单老汉顿时感觉喘不过气来。单老汉来到黑龙潭附近,突然听到前面有人在哭,只见一个年轻女子,边哭边往黑龙潭里去。单老汉把那女子拉回岸上,对她说:姑娘,有什么事想不开,年纪轻轻的可不要寻此短见。姑娘哭泣着告诉了单老汉她的遭遇,单老汉可怜姑娘,就说,你要确实没有去处,不怕受苦的话,就跟着我吧,我的家住在山上,家中无儿无女,只有一个老太太,生活虽然清苦,却还不至于饿死。天上掉下这样一个活泼可爱的女儿,单老汉心里乐开了花,刚才的烦恼也烟消云散了,他领着女儿回家,见过妻子,一家人过起了平静的生活。可是,每当单老汉想起米财主那还不清的阎王债时,就又愁眉不展了。姑娘想为爹爹分忧,她知道扇子崖下青桐涧里的青桐叶子有清瘟去火,利尿解毒的作用,如果用它制成茶叶,一定好喝,又能治病。姑娘当天就去采来一筐青桐叶,试着制成茶叶,单老汉一尝,还真有个茶叶味,清香甘甜,绵软爽口。单老汉说,我看咱这茶叶来自泰山,又是你制出来的,干脆就叫泰山女儿茶吧。姑娘创制了女儿茶以后,生意在泰城越做越大,叶姑娘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。谁知,米财主听说单老汉做火了茶叶生意,而且家中还有一个心灵手巧的姑娘,就来到单老汉家,对老汉说“听说你卖茶叶发了财,怎么,借我的银子也不还,想赖帐吗?”老汉说“:攒够了你数,我一早准给你送去。”米财主又说“你要是真没银子,我也不难为你,我看你闺女长得还算标致,就给我做五姨太吧。”单老汉早就知道米财主的德性,抓起扁担就要拼命,但被米财主的狗腿子打倒在地了。叶姑娘沉着镇定地说,你不是要人吗,我答应你,既然我们要结为夫妻,即使做小,也要明媒正娶,起码也要抬花轿来聘。如果你同意的话,三天以后可以成亲,不然你就等着吧。三天后,米财主带了一帮人,吹吹打打地来娶亲,姑娘一上轿,天上一阵风起刮来一片乌云,不一会大雨便下了起来,山洪一泻而下,冲毁了小桥,把米财主那帮人冲进了黑龙潭喂了鱼。此时有人看见姑娘坐在云头上,朝着扇子崖乘风而去。从此以后,单老汉便以制茶为生,老两口过起了平静的生活。据说,单老汉的那位姑娘,根本就不是什么汶河南岸吴家庄的人,而是泰山上青桐仙子,她是受碧霞元君之命,来扬善惩恶,帮助单老汉的。

关于泰山的民间传说篇二

从前,泰山山后的马家庄有个马员外,他勾通官府,霸占周围的名山大川,有钱有势,肆意欺压百姓,强占民女,坏事做绝,横行乡里,庄里的人都恨透了他。因为他姓马,又如此狠毒,所以人们都叫他“大马蜂”。大马蜂有个佃户马老大,马老大有一对黄花闺女,年方二十八,姊妹俩虽说生在穷家,自幼丧母,却长得浓眉大眼,如花似玉,庄里的人谁不夸马老大的这两只金凤凰。大马蜂虽年过花甲,但他对马家姊妹却早就看在眼里,喜在心上,他恨不得一把将他们抢过来。这一天,大马蜂把马老大叫到堂下说“老大,你家两闺女,我看也老大不小的了,也该找个婆家了,这门亲戚我早就给你看好了,那人的长相和我一样,家产万贯,她们嫁过去有吃不尽的鸡鸭鱼肉,穿不完的绫罗绸缎,享不尽的荣华富贵,老大,你看如何呢?”马老大早就看出他心怀鬼胎,就连忙说“谢谢你老人家的好意,我早就把闺女许给人家了。”大马蜂一听就来了气,向马老大吼道“说穿了吧,你这两闺女我要定了,不给也得给,除非是今晚她们一命归天,要不然明天早晨就拜堂成亲”。马老大回到家里,像是没了魂,大马蜂是头顶上长疮,脚底下流脓,坏透了,什么事都干得出来。老大急得火烧火燎,只恨上天无路,入地无门,把此事告诉了女儿,三人抱头痛哭,姊妹俩非要以死相对,马老大说,你们死了,扔下我一个人,也无人照顾,最后三人决定到后石坞青云庵出家了。此事,庵主早就和大马蜂私通,马家姊妹出家的事,庵主当夜便派人报告了大马蜂,大马蜂抬着花轿带着马老大来到青云庵,想在青云庵与两姊妹成亲,大马蜂和庵主正做好梦,只见一个小尼姑跑来喊道:“大事不好了,庵主,马家姊妹逃走跳崖了。马老大痛不欲生,一头朝香案撞去,碰死在菩萨面前。后来,在她们跳下去的地方,并排长出两棵松树,枝枝连理,叶叶交通,好像手换着手一样,人们便给它取了个很形象的名字叫“姊妹松”。

关于泰山的民间传说

关于泰山的民间传说篇三

黄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,据说宫室,舟车、历法、算术等都是他的发明,有“成命百物”之称,而蚩尤则是与黄帝同时代的一位暴君。

传说,在黄帝没有掌握朝政以前,蚩尤有兄弟八十一人,都是兽身人语,铜头铁额,以沙石为食,造有锋利的刀枪剑戟,骁勇善战,威震天下,但是,他时常作乱,滥杀无辜,不仁不慈,人们都想把他除掉。这一历史的重任自然就落顾德高望重的黄帝身上。于是黄帝征召诸候,兵合一处,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。两军对垒,勇猛善战的蚩尤异常嚣张,不把黄帝放在眼里。黄帝虽为仁厚之君,却也武艺高强。结果,两人交手,大战九次而不分胜负。经过交战以后,黄帝深知,如果长期交战拼杀,自己确实不是蚩尤的对手,要想尽快战胜蚩尤,只能智取,不能硬拼。于是黄帝急归泰山,向上天求助。三天三夜以后,山中出现大雾,只见一位人面兽身的妇人,腾云驾雾来到黄帝面前。黄帝见有神人来助,赶快叩首再拜,伏在地上不敢正眼以对,只听到那妇人说“吾是九天玄女,你有什么难处,请尽管说。”黄帝回道:‘我替天行道,欲为民除掉残暴的蚩尤,可是九战不胜,欲求上天赐我百战百胜的良策。“于是玄女将秘法战书授予黄帝。黄帝与蚩尤再战,蚩尤作法,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,黄帝乃以玄女所授之术,请来旱魃制服他,终于战胜蚩尤,为民除了害,使人民安居乐业。秦代李斯小篆碑在碑刻如林的岱庙里,最珍贵,最有价值的,自然是刻于公元前220xx年的秦代李斯小篆碑,此碑历来被视为书法艺术的珍品,鲁迅誉之为“汉晋碑铭所从出”其遒劲若虬龙飞动,其清秀如出水芙蓉,举世瞩目,堪称瑰宝。据说,此碑是秦丞相李斯奉始皇之命所刻,立于岱顶玉女池上,为其歌功颂德。明代嘉靖年间,为防止风蚀雨淋,移于碧霞祠东庑,到了清代乾隆五年,碧霞祠突然遭火,火借风势,越烧越旺,结果把碧霞祠烧了个一塌糊涂,李斯碑也因之不翼而飞,下落不明,许多人都为之惋惜。到了嘉庆二十年,喜欢舞文弄墨的泰安新知县汪汝弼到任伊始,就四处张贴告示,悬赏寻碑。不久,一位90余岁的赵氏老翁,由家人搀扶来到县衙,对汪知县说:“知县大人,在下是个瓦匠,以前在山顶修玉女池时,见过一截残碑,不知是否是大人所寻之物。”赵氏老翁把碑的形状、字迹,一一告知,说“当时被人扔进玉女池,望大人差人前往探查。”汪知县听了赵翁的介绍,已知十有八九是李斯碑,自然喜出望外,也不怕山高路险,便邀请前任知县蒋因培一同上山,果然从玉女池中找到一截残碑,冲洗后,“臣斯臣去疾昧死请”等字历历在目,确实是李斯真迹。于是汪知县大加庆贺,在山顶造房兴宫,于东岳庙西筑起精美的小亭,取名曰“宝斯亭”,以后又改为“读碑亭”。安放之日,还举行了隆重的仪式,重赏了赵氏老翁。光阴似箭,日月如梭,一晃又过了一十七个年头。到了道光十二年,东岳庙因年久失修,西墙在一场暴雨中塌倒,此祸殃及“读碑亭”,碑亭被砸塌,就任知县徐宗干得知,忙差人从瓦砾中找出,将碑移到山下,放置于岱庙道院。光绪十六年,有一小偷看到人们将此碑视若珍宝,想必此物定值千金,便在一个风雨之夜将此碑偷走,事发以后,即任知县毛蜀云下令全城戒严,大索十日,终于在北关的石桥底下发现,重新置于岱庙。现在李斯碑存于岱庙东御座内,我们今天能一饱眼福,目睹秦代书法艺术精品,的确是三生有幸。

猜你喜欢